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亚冠与足协杯撞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亚冠与足协杯撞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亚冠联赛附加赛首轮就将打响,不过本轮并没有中国球队参加。而最终的冠军将在2019年11月24日决出。
亚冠小组赛赛程
2019年2月19日:附加赛第三轮 国安/鲁能出战
小组赛第一轮:3月4-6日
小组赛第二轮:3月11-13日
小组赛第三轮:4月8-10日
小组赛第四轮:4月22-24日
小组赛第五轮:5月6-8日
小组赛第六轮:5月20-22日
在中国足球身上发生的事情,当然有足协的关系,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教练的战术布置和球员的战术素养,也有很大问题:
1、通观全场,国内球员表现真的乏善可陈,武球王一如既往的表现“稳定”,过分依赖外援已是金元足球通病,表现最多的应该就是作为支点存在的浩克个人拿球,然后被围抢,今天浩克有伤,没能扮演救世主角色;
2、日本球队今天在禁区前沿的收缩做的很好,没有给上港纵深,也没能发挥出浩克的冲击力,奥斯卡今天状态不佳,组织上也没有起到出色的串联作用,而其他中方球员在此种情况下,边路做的文章相当不够,于是出现了浩克单打独斗的情况,不同的是日本球员整体战术素养较高,不仅防守协作的很好,反击和进攻组织利用其传统特点,打的也有声有色,传控很有威胁,小配合娴熟,至使上港攻不敢尽出,守也限制于越来越不支的体力,并且整体上也限制了状态欠佳的浩克,其单打独斗没能像对付中超球队那样有成效;
3:体能问题确实存在,这个与赛程有一定关系,但貌似天津面对这个问题要表现的要更好一些,可能国内球队对于打恒大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衷吧;
4、也是最后一点,可能是我一直以来对上海的认知,别喷我地域歧视,我一直以为上海缺乏斗争欲望的,只能太平盛世活,真正恶劣的考验是经受不住的,抗日战争如此,足球也是如此,无论中甲中超亚冠,成绩乏善可陈,优越惯了,还特瞧不起别人,很难寄托大的期望。
足协的政策和球多的自身问题 一下削弱了两队。
其一 足协的3外援政策 和亚冠的4外援政策 使得 第四外援无法保持状态和球队的磨合。
其二 足协的U23政策和亚冠无需23政策 使得联赛阵容和亚冠阵容区别很大 使得球队来回调整。
另外球队自身问题
恒大新老交替没有交接完成 老队员状态下滑 新队员在国内只能算中等水平。
上港是教练不想轮换 替补阵容一直晃着不用 关键时候也用不着 主力一套打下来严重透支。上港替补潜力很大 就是缺乏锻炼。
我认为这也是自身原因更大问题,先来说说恒大吧,恒大是老问题了,自从2015年第二次夺得亚冠之后,恒大在阵容上的变化不大,尤其是外援上基本保持原样,虽然有大手笔引进J马的经历,但是最终宣告失败。
外援变化不大,主力框架的本土球员同样如此,看看恒大的本土阵容,虽然手牌不少,但是郑智、冯潇霆、曾诚、黄博文、郜林、于汉超、张文钊、李学鹏、张成林和郑龙这些主要轮换,全都超过30岁了,球队的速率和体能都大不如前。
加上由于中超不跨年,导致赛季初期赛程密度大,亚冠、中超和足协杯三线同时开打,恒大吃不消很正常,卡纳瓦罗派出轮换阵容出战足协杯,没想到两球领先都被扳平,最后点球出局算是最大失算,但亚冠出局,应当说是硬实力不足的体现了。
相比起恒大阵容老化,上港的阵容更多在当打之年,武磊、颜骏凌、石柯、贺惯和傅欢都是90后,他们阵容结构更加好,而且外援由胡尔克、奥斯卡、埃尔克森和艾哈迈多夫组成,也算得上是亚洲顶级。
上港的问题是板凳深度不足,这也是很多新贵球队成长为真正豪门必须要克服的困难,现在看到无论是博阿斯还是佩雷拉,在轮换上也没有太多办法,哪怕球队再年轻,一套阵容三线作战也是不行的。
加上在亚冠赛场上,上港还是太依赖外援了,导致球队整体配合能力远不如日本球队,连续两年输给J联赛球队,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因此恒大和上港算是各有各的问题,但总体而言还是自身问题居多。
比赛输球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足协的政策是一部分原因,但不应该成为输球的借口!
这两天进行了亚冠1/8比赛的较量,最终三支中超球队仅剩下天津权健一根独苗,广州恒大和上海上港作为亚冠赔率的前两名纷纷出局,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足协有一定责任但是球队自身的问题更大。
足协的问题在于为人诟病的U23政策,这种三人次的U23上场政策导致球队在联赛中少了换人机会,比如那些技术虽好但是体力不佳的球员得不到足够休息;另外联赛和亚冠出场规则的不同也导致球队的磨合并不顺利。
但是球队自己的问题其实才是主要原因,恒大自己由于防守注意力不集中才导致快速失球,上港这边球员就是跟日本球员差太多了,基本功技术不如也就算了,比分落后情况下还和对方争吵浪费时间,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赞!
热爱足球,热爱体育,敬请关注“玦代双骄”,为您带来更好的回答!
中国足球职业化如火如荼,足协却不进则退,反而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拦路虎、拖后腿的第一力量。(1)不专业、不职业,需要制定中期、长期的发展计划,以及联赛章程、规则,切忌联赛伊始再来一个180度所谓的规定,你耍的不是俱乐部,而是社会、体育的根基,即三公原则。(2)或许由于缺乏三公原则,兼之不职业、不专业、不用心,足协管理的分子机构包括裁判、球场管理、回放判定等方方面面同样是越来越烂,以使项目投资、球迷越来越无奈纠结与愤懑;为此,我们怀疑和质询的是:就管理一个市值达到世界前十位的中超而讲,既没有大规划,又缺乏监管手段,中国足协是吃干饭的。(3)国家队以及国家队的梯队建设,尤其是青少年、青年、国家二队的教练员,必须配备经验丰富、愿意从基础抓起的那些人,同时保持国家队的风格统一。
你好,我是足坛平头哥,如果中甲球队获得足协杯冠军,可以参加亚冠联赛的资格吗?我的答案有点和大家不一样:理论上可以,但是最终解释权还得归足协。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有先例的:2011赛季,当时的辽足获得了中超季军的好成绩,原本按照规定,是由他们获得一个直接参加亚冠小组赛的名额,而且辽足也一直认为是这样的。
但是赛季结束之后,足协临时反悔,反而让足协杯冠军天津泰达获得一张直接晋级名额,而辽足要去踢附加赛。
要知道当时的足协杯冠军分量和现在根本没法相比,因为当时已经停办了4年,2011赛季又重新开启的,足协也是临时才决定派出足协杯冠军参加亚冠联赛。
辽足白高兴一场不说,还要去踢附加赛,再加上附加赛还有日韩的球队,辽足怕踢不过,也是为了抗议足协,于是直接选择了弃赛,这也让他们背负了多年“辽跑跑”的骂名。
现在看来,我觉得不能全怪辽足,要怪就怪足协临时变卦,被坑了一把。辽足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杨旭、于汉超等球员也错过了提前登录亚冠的绝好机会。
所以你现在说要是中甲的球队获得了足协杯的冠军,能不能参加亚冠联赛,这个还真的不敢保证。按照规定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一个“搞笑担当”的足协,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好了,就聊到这里,我是足坛平头哥,如果你还满意我的回答,请点赞或者关注一下,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亚冠与足协杯撞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亚冠与足协杯撞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