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战德国单挑苏联打得过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战德国单挑苏联打得过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一,在德国攻打苏联之前,苏联刚刚将波罗的海三国划入自己范围,又和德国瓜分了波兰,大大加深了国家的纵向战略,还没有加深对这些地方的统治,德国就打过来,不得已苏联放弃对这里地方的占领,慢慢后退直到莫斯科。德国前期占领土地比较轻松,在莫斯科的反击才是苏联真正实力的展现,肯定就没有前期那么容易拿下。可能也是因为苏联攻占太多国家,在德国攻打苏联的时候,法国、挪威、瑞典等国都与德国进行商议,一起攻打苏联,二战中苏联伪军高达100多万。
第二,苏联战略部署问题。苏联国内纷乱,军队管理也不清不楚,战略安排考虑不周。苏联在国境线上都是由一线部队把手,后方战略部署只完成一部分,靶场集中了大部分的火炮,前线火炮供应肯定不足,所以准备充足的德国打过来的时候,苏联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个月之内伤亡人员达到二百万。此外,德国战争火力足、闪电战也足够强,军事思陈旧、缺乏防范的苏联根本挡不住。后期,苏联也是在美英的帮助下才能顶住德国,德国的整体实力却时在当时足够强。
第三,德国工业实力强于苏联。二战是机械化为主的战斗,工业依赖性很强。德国攻打苏联前,德国已经是欧洲的第一工业强国,工业产值比苏联整整高了百分之十以上。德国钢铁产量是三千一百八十万吨,苏联只达到一千八百多万吨,相差甚大。从战斗中最主要的机床量来看,德国拥有先进机床一百三十万台,而苏联仅仅有四十万台,还质量不佳。苏联整体工业水平要远远低于德国。
苏德战争之前,两国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致使斯大林和苏军高层错误的认为既使苏德爆发战争也不会在1941年,肯定要在德国征服英国之后,因此在军事和思想上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德国攻打苏联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德军强大的战争实力让苏军估计不足,闪电战又让苏军措手不及,因此,战争前期苏联损失惨重,主要是苏联准备不足,轻敌,以及德军进攻的突然性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了。
绝对是库尔斯克战役之后!
德军在苏联的第一次受挫,是莫斯科城下。这一仗苏联人其实还是很肉头,防御战略就是没有战略,跟幼儿园小朋友玩打仗一样,拼命抽调兵力,组织民众,把莫斯科用一圈又一圈的防线围起来,平均布置兵力,完全没有重点,到临开战了,自己也觉得这样不行,得预判德国人最可能的进攻方向重点布置,悲剧的是苏联人判断错了!被德国人突破到最核心的防圈才顶住—— 这里就产生一个后世军迷圈争论不休的话题:希特勒认为这时应该咬着牙硬突进去。古德里安认为德国士兵不应该这么消耗,因该退下来重整一下,并战场抗命退了下来,由此被撤职调回国内。这是希特勒的政治视角和古德里安军事视角的矛盾,这里我们不讨论其对错,只是从这个争论看,这时的德国依然保持着主动选择的权利,选对选错是另一回事。
接下来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战德国实打实输了,但是可以让保卢斯背锅,每一个纳粹狂信徒都可以说这是保卢斯不行,而不是德国不行,当然军事上的经验总结,战略战术研讨,可以以德国人的严谨,讨论出这时德国兵力峰线扩张已过极限,该收拢收拢,该缩短缩短,这是纯军事观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政治、宣传所需观点不一样,我们可以承认的无可争议的一点,是保卢斯集团是知道自己会被包围,他是有机会选择撤退,但是他选择服从和信任希特勒命令,没有撤退,而后国内答应他的后勤援助送不上来,兵力援助打不过来,保卢斯没有按纳粹党人的要求死战到底,居然按西方传统,弹尽粮绝时选择投降。
这个今天的军迷圈同样有第六集到底还能不能打?有没有必要打?是否在必死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惨烈,给苏联人一个更加惨烈的胜利?以此给苏联人以后的作战加重心理负担?这里我们还是不争论这些,只是以此说明保卢斯当时确实还有选择退却的主动。
到了库尔斯克会战,战前双方物资积累阶段,德国人已经知道拖的越久对苏联人越有利,然而高层已经心虚,明知对己不利,还是拖着试图更多积累自己的装备物资,打起来后,各部队屡屡打出教科书般的经典战例,凭部队军事素养,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各种花样百出的以少胜多。无奈T—34海已成,无穷无尽的打掉一层又上来一层,曼斯坦因用哈尔科夫这根同样的棍子,打了苏联人两次……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熬不下去的居然是损失了八百的自己?!德国战报自己坦克战损二百三十多辆,打掉苏联坦克两千多辆。苏联战报自己损失六千多辆坦克,打掉德国七百辆坦克,可是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国再也没能形成可以玩闪电战的装甲集群,损失更大的苏联人反而当时就还剩一千多辆坦克,可以组成集群,就地反攻。关键是这一次德军损失的官兵中,有三万开战以来一直积累下来的骨干士官,少了这批骨干的德军,士兵军事素养上,被苏联迅速拉平并超越,此后的德军,仿佛失去了灵魂,库尔斯克战役之前的德军,可以一个坦克师只剩十五辆坦克,尤呼酣战,主动进攻,寻找敌军薄弱点,或自己突破,或给兄弟部队制造战机。库尔斯克战役之后的德军,之前就以死硬狂热著称的党卫军装甲师,居然会因缺编二十五辆坦克,一遇进攻,就拼命四处求援。
这说明什么?说明库尔斯克战役,尽管苏军损失更大,战术上德军占尽优势,可是正因如此,德军上下都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尽情发挥了,却全无作用,还是被苏军用最笨拙的方式堆死,就是说苏联人都不需要多有脑子,就可以接着这么平A过来,而自己却不但已经没有别的手段,连原来还能用的手段都越来越少……身边原本都是乐观积极,精神饱满的老战友,如今尽是一脸疲惫的老兵,慌里慌张的生瓜蛋子,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二战时期,德军高层是什么时侯才感觉到不能战胜苏联呢?应该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后。首先,德军在该战役中损失了约150余万军队。而且,这是德军继莫斯科战役(1941年9月30日——1942年1月7日。德军损失约50万军队),第二次被苏军打败。而且,德军几乎在同时的北非战场上也遭遇到了败绩。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已开始了被动的防御作战。美英等国联军,登陆欧洲作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就章味着需要从东线战场上,抽调德军用于加强西线的防御。还有,在苏德战争进入到第三个年头时,苏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了,德军原有的优势已所剩无几了。因此,德军高层方面,包括希特勒、最高统帅部、陆军总部和像曼施坦因元帅等高级将领,都认为已无力全面外战胜苏联,至少在1943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此,曼施坦因元帅才会有了在东线实现一个可以接受的和平的设想。也就是,要在东线上大量的杀伤苏军有生力量,使苏军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从而使苏联被迫接受一个不分胜负的和平。这就引岀了库尔斯克会战(德军代号“堡垒行动”,也有译成“卫城作战”。1943年7月5日——8月27日)。可是,因种种原因德军再次战败。从此,德军在东线就处于被动挨打的份了。
应是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之后。有不少人觉得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虽然损失惨重,但精锐的装甲集群还在,战场主动权也在德军手中,所以这时德军还沒有完全失去胜利的信心。直到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的损失已无法弥补,但苏军却缓过劲来,此消彼长,德军才彻底丧失了主动权,也只有到此时才认识到已不可能战胜苏联。
德军官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虽然说取得了一部分胜利,但在寒冷的冬天遭受了苏军顽强抵抗力的挫伤。
第二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损失了30万人之多,第三次库尔斯克战役和第四次诺曼底登陆战役,德国军队屡屡战败失去了战斗力和作战的斗志。
实际上德国军队是从柏林战役后,彻底认识到了再也无法战胜苏联军队能力的强大了,从那以后德军彻底认输了。
应该是库尔斯克战役以后,德军的装甲部队损失大半,再也无法实施装甲坦克部队的大范围突袭包围作战了,而且苏军已经找到了破解的方法。剩下的就只有残酷的阵地攻防战了,但德军的实力已大不如前,装甲坦克部队捉襟见肘,老兵越来越少,新兵也日见匮乏,而苏军却越打越多,士气越来越旺,德军的失败不可避免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柏林战役德军名义上100万,实际上主力为:
维斯瓦集团军群全部及大量独立部队,共约55万人,以及中央集团军群一部第四坦克集团军约15万人,还有柏林卫戍部队共约12万人,合计约80万人。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
而苏联方面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合计250万人,其中作战部队206万人(含波兰军队15.6万人),6250辆坦克和突击炮,42000门火炮,7500架飞机。
可以看到,苏军兵力方面有3倍的优势,火炮有4倍优势,坦克3倍优势,飞机1倍优势(其实此时德军飞机已经很少能升空)。
但德军的数字是苏联方面公布的,不排除有夸大战果的现象。
西方一般认为:参战的德军貌似有百万之众,但有近一半兵力被牵制着,真正在柏林战役中的参战德军只及一半。传统所谓德军有百万之众参加柏林战役的说法确实有点夸张。维斯瓦集团军群有55万人,但是有24万人撤到了西线。也就是说:柏林地区德军原来也不过76万,况且这里面至少有24万逃到了西线,还有一些撤出的伤员,只有49万坚持作战。
如果以49万来计算,苏军仅仅兵力上就有5倍优势,够惊人了。
即便如此,苏军仍然付出巨大损失。
苏军伤亡达30.4万人,损失坦克2156辆、火炮1220门、飞机527架。
苏军的伤亡,几乎相当于柏林德军的总数了,这仗打的一点也不轻松。
有网友问二战柏林战役德军一百万为什么打不过苏联?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大家以为德军在素质、武器、战术上都远远超过苏军。其实从1944年开始,基本上就是苏军在横扫德军了。
从1944年以后那些大战役,苏军的胜率早就超过了9成,横扫式的战斗比比皆是。1945年对柏林的战斗,苏军投入了250万人,其中主力为12个步兵集团军,4个坦克集团军,3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
在主攻方向上,1个集团军的攻击正面只有1000-2000米,火炮密度每公里300-400门。德军在柏林地区也有100万军队,武器都是新出厂的坦克、强击火炮和装甲车,士兵基本都是新兵和劳动服务队成员。
但是军官和士官都是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并冠以激动人心的响亮名称,例如香霍斯特师、波茨坦师和克劳塞维茨师等。另外还有30个人民冲锋队营都是配备冲锋枪和火箭筒为主要武器的巷战部队,还有青少年组成的希特勒青年团特遣队。
另外德军把一些高炮师直接部署在城市外围当做反坦克炮使用,空军地勤人员也当做步兵去坚守阵线。党卫队莫恩凯部队则在各个地区抓捕那些敢于逃离战线的人,也就是督战队的作用。
4月20日,柏林战役外围战斗打响,到5月2日午夜,崔可夫集团军的一个师收到德军第56装甲军发来的一封俄语无线电报请求投降,至此柏林战役结束。不到2周战斗,苏军伤亡30万人,德军100万军队伤亡或者被俘。
进攻柏林苏军共动用250万军队,柏林守军号称100万,其中有很多临时招来的老人和儿童,其战斗力可想而知。而此时的苏军,是经过三年多的血战锤炼,满怀复仇决心的铁血雄师,强大充足的后勤补给,与德军攻大莫斯科时的缺粮弹.棉衣的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苏军对柏林是志在必得,德军的老弱残兵败于苏军是必然的。
我来回答 柏林战役德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战斗意志令人尊敬但也挽不回失败的命运。
柏林战役前的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的兵源就出现了问题,德国的总人口本来就不多可以征得的青壮年人数有限,国内的工厂几乎全是妇女和老人,希姆莱向希特勒建议征调12岁以上的孩子组建“希特勒少年师”,衣服上缝着个奶瓶,所以又叫他们“婴儿师”看来失败已有了征兆。
柏林战役中德国防守的总兵力大约80万人,加上预备役和民兵警察能湊到100万人。那德军只有这80万人了吗? 德军有库尔兰集团军群大约25万人,主要牵制苏联在库尔兰半岛的苏军。捷克和奥地利有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约90万人,主要保护石油基地。巴尔干地区德军约40万人,主要维持占领区的治安,柏林战役发起后也及时的回去增援了,但受到游击队的骚扰未能及时回援。意大利的B集团军群约60万人,主要防御盟军在意大利的登陆。驻守挪威的德军约40万人,主要防御盟军在库尔兰的登陆。可以看出德国在本土外围还有约230万人,他们怎么不回援呢?柏林战役如果都回援了,几百万人军队加平民在被包围的柏林中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战斗了,围上几个月自己都投降了苏联也不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柏林战役德军的约100万防守力量中有一部分原本驻守柏林的部队和维斯瓦集团军群,和大量的平民参战,德军在飞机数量,火炮数量,坦克数量都不是和苏军一个数量级别。柏林战役苏军集中250万人有白俄罗斯第一,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由朱可夫指挥。德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柏林战役称为“死亡绞肉机”,德军在数量和武器装备上已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任然与苏军展开巷战,苏军每前进一步都是用生命换来,苏军把他们的人海战术发挥到极致乌拉乌拉乌拉向前冲击德军的防线。
柏林战役毫无悬念,德军的100万人在后期苏军的250万人的持续进攻下也没能守住柏林。苏军为此也付出了伤亡30万人的代价。胜利后的苏军也在柏林疯狂报复德国人,悲惨的还是平民。苏军的报复手段有哪些,欢迎关注,一起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战德国单挑苏联打得过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战德国单挑苏联打得过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洲杯2016德...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实况8存档下载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球竞猜让球平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王vs湖人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曼联对阵利物浦的...